您好,欢迎来到中影人教育编导学苑!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75-2007

传播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编导艺考攻略 > 传播学

传播学知识分享:沉默的螺旋

作者:编导培训  来源:www.zyrykbiandao.com  发布时间:2018-11-14

  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

影视编导艺考.jpg
 

  一、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基本定义

  沉默的螺旋的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诺依曼出版《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沉默的螺旋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在这里,意见环境是一个核心概念。这样,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二、沉默的螺旋假说中的“三种效果”

  诺依曼认为,在以电视高度普及为特点的现代信息社会,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三个:

  (1)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

  (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

  (3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
 

  三、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要点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四、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特点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两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它的舆论观,二是它的效果观。

  首先,在舆论观方面,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把握舆论现象的。诺伊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种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入孤立状态,就有遭受社会制裁的危险。为了免于这种制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与其发生冲突。由此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其次,在效果观方面,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它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引起“沉默的螺旋”过程的始动,在传媒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引起人们判断和行动上的连锁反应。换句话说,这个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五、 对沉默的螺旋假说的评价

  一些学者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中存在的问题:(1)假设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2)“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3)“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4)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沉默的螺旋假说尽管在理论和实证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它至少在下述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正是传统的舆论学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六、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

  从宏观层面来看,网络传播本身的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传播特点,使网络传播具有比其他传播方式更即时、更广范围的传播优势,使得其它传播方式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多的受众进行“链接”;而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那些网络上的活跃者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因此而不负责任的用极端言语抨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沉默螺旋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网际传播与现实传播的相似性,沉默的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网络中的受众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群,而且具有相当的流动性,可以说网上的交流是属于“临时拼凑的群体”之间的交流。人们在临时拼凑的群体中,虽然彼此素不相识,群体中多数人的行为尚且能作为一种压力而使个体产生从众行为,如果在真实的情境中,即在各个个体之间相互熟悉的情境中,当群体中大部分成员发生相同行为时,可能对个体造成的压力会更大,更会迫使其发生从众行为。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624823112),谢谢。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