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影人教育编导学苑!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75-2007

影视艺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编导艺考攻略 > 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赏析:从《相爱相亲》看张艾嘉新的情感表达

作者:编导培训  来源:www.zyrykbiandao.com  发布时间:2018-11-27

  今天给打击带来的影视艺术赏析是电影《相亲相爱》,在编导培训中,影评往往是我们的一大难点。阅读一些优秀的影评文章能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影视艺术赏析能力。

 编导培训

  电影《相爱相亲》是由张艾嘉执导的一部亲情电影,影片讲述了由一件家事交会在一起,牵扯出三段不同时期的爱情,又引出一系列与爱相关的温暖与感动,并逐渐认识和理解彼此的故事。张艾嘉在《朗读者》董卿访谈时说了这部片名的由来,“是相亲相爱,还是相爱相亲?”“先相爱了,像一家人了,像亲人了,才是真的相亲啊。”这部张艾嘉 64 岁拍摄的作品,从不同方面融入了 64岁的张艾嘉新的情感表达。

  《相爱相亲》获得 54 届台北影展包括最佳导演等 7 项提名、37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 8 项提名、第 12 届亚洲电影大奖 5 项提名,而张艾嘉凭借此片获得了第 12 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奖项。其实对于张艾嘉而言获奖无数,已然活成了人生的“最佳女主角”,只不过这一次,除了“最佳女主”,另一个叫作“终身成就奖”的奖杯,似乎更加能够给张艾嘉多年来的电影生涯一个定义。

  张艾嘉,1953 年生于中国台湾嘉义,华语知名女 演员、歌手、导演、编剧、制 片 人。1972年,张艾嘉出演首部电影《飞虎小霸王》; 1981年,推出了经典歌曲《童年》; 此后又推出《忙与盲》( 1985) 、《爱的代价》( 1992) 等脍炙人口的作品。1985 年,她策划并促成了云集台湾 60 位歌手共同演唱的歌曲《明天会更好》,至今仍具极高的传唱度。作为演员,张艾嘉主演的电影超过100 部,与她合作过的著名导演包括徐克、杨凡、关锦鹏、杜琪锋、贾樟柯、李安、法兰索瓦谢勒及田壮壮等。从影 40 多年,她屡获台湾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及多个电影节的奖项提名,并曾获得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及最佳编剧等殊荣。1981 年,张艾嘉导演了第一部电影《旧梦不须记》,自此开始导演生涯; 1986 年,由她自编自导自演的《最爱》为她赢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更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提名,而该片对女性情感和心理的细腻描绘,也为她此后的作品奠定了基调; 1995年,由她编剧并执导的《少女小渔》夺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最佳编剧; 1999 年,同样由她编剧并执导的《心动》则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今天不回家》《20 30 40》《一个好爸爸》《念念》等影片亦是影坛经典佳作。

  一、回归本我: 追求内在情感表达

  张艾嘉曾经在访谈中说过: “我觉得女人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味道。20 岁是让我很羡慕的年纪,你有很大的权利可以去不停地尝试新的事物,可以犯错,可以有大把的机会重来。30 岁开始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许多机会随之而来。40岁开始,是承担最多责任的时候,对老人、对孩子、对社会、对家庭。”张艾嘉的一些作品中也体现出她的这种思想。《相爱相亲》就体现了 50 知命、60 花甲之年的张艾嘉回归本我的过程。由几个大家比较熟知的作品比较一下不同时期的张艾嘉作品的思想风格和情感表达:纵观张艾嘉电影,女性一直是她关注的对象,而女性形象一直是她电影的主旋律,电影《少女小渔》是张艾嘉 1995 年执导作品,是根据旅美作家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李安监制。电影讲述小渔追随男友江伟来到陌生的美国,为了拿到绿卡,听从男友安排与落魄的美国人马里奥假结婚,通过接触小渔与马里奥发展为忘年交,在马里奥的影响下她由一个一切“为了江伟”没有自由意志思想、丧失独立性的女子成为有自己评判标准能独立生活下去的女人的故事。这部作品并不是张艾嘉独自的情感表达,张艾嘉、严歌苓、李安三个人身上的特殊气质共同浇筑起了《少女小渔》的内核: 外国人在美国的种种遭遇、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女性的自主性,并指向较为深层的差异,西方自近代( 启蒙运动) 以来,看待世界都是从自我或者个体出发,个体是最小的逻辑出发点,个人的自由、利益、权利等; 相反,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家”,“家”是个体将其自然本性实现为社会人性的前提,在“家”中,在“他者”或者“关系”中,我们才能自我实现,才能“人之为人”。《少女小渔》中的江伟代表了西方的“自我”观,小渔代表了极端的“他者”观,但是后来小渔同样发生了变化,她不再一味地迷失自我,渐渐找回了自我的存在,这就有了第三个内核,女性自主性的发现。

  《20 30 40》是张艾嘉 2004 年作品,内容仍是张艾嘉一贯关注的都市女性话题,张艾嘉曾经说过此片是从阿莫多瓦的《濒临崩溃的女人》里汲取了灵感,影片灵敏细腻,略带喜剧感,尤其在三位影后的努力诠释下,一些细节片段折射出动人的光束,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台北女人感情生活的故事,体现了导演对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认同,三个年龄阶段的女人个性独具,20 岁的追求梦想,30 岁的选择和迷茫,40岁的从蜕变到经历又失败后再到新的悸动失败,最后似乎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成长为坚强独立的女性,体现了女性的选择观。作为女性的个体其实和男性一样,每个年龄阶段也没有固定的选择答案,终其是找到和内在自己相处的过程。张艾嘉在此阶段的作品中一直体现女性在寻找的道路上,对爱情婚姻的追寻,对梦想的追寻,对稳固婚姻安全感的追寻,这种追寻不是没有自主性,而是对自我更深入的探索,追寻虽没有固定答案,却有情感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收获,她们逐渐找到作为独立人的存在。

  《相爱相亲》这部影片却体现了 60 花甲之年的张艾嘉回归本我的过程,体现了生命的可能性和回归。这几年的张艾嘉做了几项大胆的尝试,她在《华丽上班族》中与发哥跳那一场惊艳众人的探戈,在《山河故人》里与小自己 39 岁的董子健上演忘年恋,她总是在寻找不同的可能,给人们不同的惊喜。她在最近自己的散文集《轻描淡写》中写了自己童年故事,她极少提及的童年生活。“父亲去世,亲朋好友来家中安慰母亲,母亲的悲痛,姐姐哥哥的哭泣,摇篮中的我,总觉得对父亲唯一的印象是他留下的飞行员的英姿”,因为太小,没有和这个人有过任何真实生活上的,情感上的累积,“所以我一直感觉不到从小丧父的悲痛和可怜,去祭拜他只是因为他是我的父亲”。“直到我二十五岁的那一年,在香港的工作增多,甚至决定要结婚定居在港,哥哥姐姐也离开台湾多年,毫无打算回台湾。”“中国人那句老话人要入土为安,我提出了应该替父亲下葬之事,二十五年的等待,我的爸爸,一位空军,在他入伍时的遗嘱里说如果发生意外阵亡,盼望葬于故乡山西五台山。但是三十三岁的他死得太早,我们儿女没有能力把他带回家乡,只能尽一份心意把他葬在我出生的地方台湾。公墓仪式简单庄重,哥哥姐姐没有赶过来,张家几位亲戚陪伴着我,而我,伤心地失声痛哭,哭他在世时一定有抱我在怀里,哭他出事离家门之前还喂出疹子的我吃药,这么多年他一定在某处看护着我,原来这一份父女情是存在的,是如此深藏着的,不知不觉和我一起成长,越老越浓厚,非常的美。”这情形和《相爱相亲》作品情境惊人的相似,相信这就是《相爱相亲》这部影片的由来,来自张艾嘉自己家庭经历,体现了她内在的精神寻乡和自我慰藉,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就借由作品来实现,这种说话方式体现了她对人生的新的探索,在 30、40 岁青年阶段的思索,40、50 岁中年阶段的努力追寻,到 50、60 岁的老年阶段无论天意还是后天人为的接受和面对,对生命无能为力部分的开解和共处,并努力去丰富作为人生命中所有的可能。

  二、视觉美学

  对传统和现代生命传承的思索《相爱相亲》“让心回家”主题海报体现了张艾嘉特有的文艺气息,引人共鸣。这组漫画海报包含静态海报和动态海报两个版本,一家人在樱花树下,樱花树花瓣纷飞,其中连绵起伏的山丘由一个男人的侧脸转化而来,意指三代女人故事和男人息息相关,而三个女人代表女儿、母亲、姥姥,三个姿势,位置每一张都不同,象征她们矛盾、和解、相知的关系,海报下方“让心回家”四个字不但与电影和家相关,而且透露出满满的暖意,四款海报以不同画风和巧妙的细节呈现了三代女人的关系,春夏秋冬变换的不同景色,春夏的剪影画感,秋的油画感,冬的淡彩画感,非常精美。

  “清明风怯乡土,大暑夜话家常,秋风昼相爱亲,大寒雪惜别情”“陌上花开,开了几代,铺满了 人 海,归来的路,暂别的泪,一路在灌溉——陌上花开梦里花开,天天在开,天色已斑白,看不清谁缓缓归来,陌上花开,不忍不开,等浪蝶归来,天涯有约,落叶有情,舍不得腐坏,不敢期待,只有等待”这些海报的文字也体现了张艾嘉对现代人感情观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期待。《相爱相亲》这部通过“迁坟”引发三代人灵魂隔阂和羁绊的电影,最妙的还是指向了矛盾的内核——沟通和理解,这部电影大主线层层推进,副线也有始有终,电影探讨了几代存在的问题,生活的信仰,爱情的形态,媒体的扭曲,几代人的隔阂,伴侣的关系,作品中会看到导演的担忧,现在大家都在谈没有了爱的能力,没有爱的原因不是不能爱了,是因为大家都在自己的世界里,给不出去了。

  电影《山河故人》中张艾嘉也饰演了一个角色,这部电影从 2014 年故人的分崩离析,再到2025 年的隔岸遥想,晋生多年以前便带着到乐来到澳洲,2025 年此时的到乐已经长大,长在澳大利亚,不讲中文,青春期的他追求自由,与讲着中文的晋生有着深深的隔阂。到乐与自己的中文老师( 张艾嘉饰) 发生了一场忘年恋,他缺乏身份认同感,精神苦闷而又像无根浮萍似的迷茫无助。

  《相爱相亲》也有类似的情节,女儿薇薇和母亲的情感冲突,看姥姥的情感等待和自己情感等待的内在冲突,体现了传统和现代思想的隔阂与碰撞。老一辈是在岁月中无数次回忆每一条熟悉的情感印记,执拗地敝帚自珍; 中年那对是如人饮水,五味杂陈; 年轻的就是路过了,留下来,但理想终究还是在远方,来不来在你。没有岳子福照片的姥姥,将女书里他的姓名做成刺绣挂在墙上; 父亲给母亲买退休贺卡,上面写着,你心里有什么不快乐,是我的错,别跟自己过不去。这些文字留在了时间里。张艾嘉在这里想唤起人性的回归,“清明风怯乡土,大暑夜话家常,秋风昼相爱亲,大寒雪惜别情”。海报上的几句话和《相爱相亲》这个名字,让我们看到导演的初衷,对于传统与现代观的理解,尊重传统情谊的厚重感,传统与现代共享共处,在平常中沟通,在理解中相爱相守,待到陌上花开,君且缓缓归来。

  三、返璞归真: 平淡叙事风格

  《相爱相亲》中姥姥执着得让人心疼,外公一生将她当亲人而非爱人,但她将五块寄来买袄的钱收藏着,将家书收藏着,为了岳曾氏这个名字她等待了一生。她在大雨里回家,把照片上的外公脸擦花的情景真让人揪心,最后迁坟时说我不要你了,但还是等待了一生,这种终其一生的等待是很沉重的。

  张艾嘉在《朗读者》中的读本是《走出非洲》选段,作者凯伦·布里克森是丹麦著名女作家,在她笔下,非洲大陆笼罩着一种广袤而又柔和的气氛。面对风景绮丽人文独特的非洲大草原,作者本人在讲述时充满热情的坦然,作为一个开拓者,她独立地面对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接受她的独立。这本书不是一幕悲剧或一首恋旧的挽歌,而是一种自由与勇敢的生命力的宣扬,一种纯粹、明净、深远的爱的渗透。特别当即将离别之即,光与影将大地交织,彩虹耸立于天际,大地的一切袒露眼前,只是感到从未见过如此可爱的国土,似乎仅仅凝视着它,就足以终生快乐。这里的张艾嘉表现了对生命的理解,生命是沉重的,但到某个时候终于明白了是可以轻描淡写,减少过往无欢喜忧伤,不让它停留过久而影响往前迈进的生活,减少外界烦扰,更清晰地能找回初衷的快乐,找回自然的快乐。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624823112),谢谢。

       

   文:朱雅楠 山东大学文学院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