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影人教育编导学苑!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75-2007

文学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编导艺考攻略 > 文学常识

编导生不可不知的中国文学史小众干货指南

作者:编导培训  来源:www.zyrykbiandao.com  发布时间:2025-04-10

        在竞争激烈的编导艺考之路上,夯实文学基础是每位考生的必修课。中国文学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不少小众但含金量极高的内容,能为编导生的知识储备和创作思维注入新活力。今天,就以过来人的视角,为怀揣编导梦想的考生们,深挖那些必看的中国文学史小众宝藏。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大部分编导生对《诗经》《楚辞》等经典有所了解,但对《山海经》的文学价值挖掘还不够深入。《山海经》看似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记载着神话传说、地理风貌、民族风俗等。实则,它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源泉。像其中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的精神内核,是编导生构思奇幻故事、塑造坚韧角色的绝佳素材。从文学手法上,《山海经》中简洁却富有画面感的描写,如“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只独特神鸟的形象,这对编导生提升画面构建能力大有裨益,能让他们在撰写分镜头脚本时,以简洁文字营造强烈视觉效果。

 

        汉魏六朝时期,除了广为人知的乐府诗,志怪小说也是一座待挖掘的富矿。干宝的《搜神记》是其中代表,它记录了众多神奇怪异之事,从人神恋爱到鬼怪灵异,情节曲折离奇。对于编导生而言,《搜神记》里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叙事结构极具借鉴价值。比如“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简单情节里包含爱情、孝道、神话元素,为编写故事提供了多元融合的范例。在叙事节奏上,《搜神记》多采用简洁明快的方式,迅速进入故事核心,这教会编导生如何在有限篇幅内高效推进剧情,抓住观众注意力。此外,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也不容小觑,这部主要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编导生能从中学习到人物塑造的精髓,通过人物的只言片语和独特行为展现其性格与内心世界,在创作剧本时塑造出鲜活立体的角色。
 
        唐代文学璀璨夺目,大家熟知唐诗,但对唐代传奇却重视不足。唐代传奇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著称。《莺莺传》中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以及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编导生研读时,能学习如何构建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冲突,这在编写情感类剧本时尤为重要。而且唐代传奇的语言典雅优美又不失生动,适当借鉴能提升作品的文学质感,让影片的台词更具韵味。
 
        宋代文学除了宋词,话本小说也值得关注。话本是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错斩崔宁》就是典型代表,故事围绕“十五贯钱”展开,情节紧凑,充满悬念。这种设置悬念、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是编导生在创作悬疑类作品时的宝贵参考。话本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与宋代市民文化紧密相连,这启示编导生在创作时要关注受众需求,使用贴近大众的语言,增强作品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明清时期,除了四大名著,一些小众戏曲作品对编导生也有独特价值。汤显祖的《牡丹亭》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爱情为主线,将奇幻想象与现实情感完美融合。剧中“游园惊梦”等经典片段,通过优美的唱词、细腻的表演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编导生可从中学习如何运用音乐、舞蹈等元素辅助叙事,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此外,李渔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也不容忽视,它系统阐述了戏曲创作、表演、导演等多方面的理论,如强调戏曲情节要“脱窠臼”,即追求创新,避免落入俗套,这对编导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近现代文学中,萧红的作品别具一格。她的《呼兰河传》以独特的儿童视角,回忆故乡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文风质朴自然又饱含深情。书中散文化的叙事方式打破传统小说结构,看似松散却又有着内在情感逻辑,为编导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思路,在创作文艺片或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时,可借鉴这种弱化情节冲突,注重情感氛围营造的手法。
 
        对编导生来说,中国文学史这座宝库中,这些小众内容就像隐藏的明珠,等待着被发现和珍视。深入研读它们,不仅能丰富知识储备,还能在故事构思、人物塑造、叙事技巧、语言运用等多方面获得启发,助力在编导艺考和未来的创作道路上脱颖而出,用独特视角讲述动人故事,创作出有深度、有内涵的影视作品。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

学苑动态 /

COLLEGE NEWS

扫一扫!查看更多艺考信息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博

微博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