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影人教育编导学苑!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75-2007

常见问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风光摄影充当了什么样的工具?

作者:编导培训  来源:www.zyrykbiandao.com  发布时间:2017-11-28

 风光摄影1_副本.jpg

风光摄影作品

拍摄是一个过程。在拍摄之间,一个摄影师所应该完成的动作应该是:观察、选择、定格、编辑。这四个过程,缺一不可。

摄影的两个功能:纪录和表达。我们通常把两者弄的是非不分。有时候是纪录,却编编被人视为表达。有时候是表达,却编编被人们理解成纪录。就风光摄影而言,就是一个纪录和表达界限模糊的一个摄影体裁。

当摄影超出了纪录功能时,就不可能避免地与光学、科学、医学及社会文化联系在一起。除了摄影技术层面外,我们一直强调,后者的重要性,显然大于前者。

这并不是说技术在摄影里不重要。作为一个媒介和表达,当然需要一定的门槛。只是,在当下的科技条件下,几乎所有的相机都已经数码化时,人们就立即能从暗房里解放了出来。除了缩小技术上的差距,数码化还带来一个好处,让人们从此前平均一周左右能看到照片到现在的即拍即得。这也给了拍摄者更多的机会调整相机的操作状态,以便获得更多更好的瞬间。

所以,专业摄影人员就相机操作层面上来讲,技术上的区别已不会太大。这也给了发烧友无穷多的机会。因为,当技术障碍不是问题时,多数发烧友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和背景,可以拍出许多不一样的内容来。无穷多的影像每天都在生产,为后人能留下各种各样对当下社会研究的媒介方式和可能。这是摄影界的幸事儿,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幸事儿。

风光摄影2_副本.jpg

女性牧民骑着马,出现在草原牧场上。她成了摄影师风光照片中的一个小点,但也是里面的重要点缀元素。按中国当下多数人的理解,这应该是“风景如画山河大好”的最好诠释。

在这里,摄影师把女生放在了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我们多数摄影师拍女性,都是以人体或美为标准,煽动人的欲望,将女性的身体置身于男性目光下,以相机的名义进行偷窥或凝视。女性某种程度上,成了欲望的化身。有时候,拍女性就是拍美,让人有欲望。但恰恰是这种人体照或者是美妆照,会将女性置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越是美,越是不安全。

女性往往被置身于劳动或工作状态下,似乎才是最安全的。

苏珊桑塔格曾说过:似乎一切都可以拍成美的。

我在想,摄影师在现场,大概是既兴奋又冷漠的。

兴奋的是,这些被摄元素,符合了自己脑海中的理想画面,契合了自己的审美观。所以,在某些摄影师眼里,一切都是美丽和生机盎然的。而那些人真实的生活,当然不会这么有诗意。这是我猜想某些摄影师漠然的一面。

我的问题是:拍美固然无错,拍臭气熏天也无可厚非。为什么同样的场面,每个人看到的或想到的不一样?如果两个人同时在现场,为什么有人愿意拍美景,而有的人却愿意去拍女性工作的艰辛?

同样的场景,不一样的拍摄效果。在这里,摄影是客观的吗?摄影是在纪录,还是在表达?

尽管摄影可以作为证据,但摄影客观吗?

有味外国的同学发言:照片什么也不是。它只是客观事物的一个相似物而已。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客观的照片。

这仅仅是张照片。并不是那里本来就有的生活本身。那里的生活场景,在摄影师面前,仅仅提供了素材。请记住,照片并不等同于它真正的生活。

这个观点,你认同吗?

场片是有立场的。

很多摄影师拍摄的时候,脑子里已经充满了获奖的可能。即使是没有想着去参赛,头脑中也无形中会按照多年来比赛获奖照片的模板来拍。

摄影师的拍摄标准,是后天被训练出来的。

人们的审美观是哪里来的?多数情况下,这个后天训练来自于各种各样的获将照片,各种大众媒介上的图像。也就是说,各级摄影组织、各种评奖评委、长期以来所设立的标准、各种器材商或其它商业利益的驱使、媒体工作的图片编辑根据需要而选图或裁图规范,都是无形中在影响摄影师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拍摄照片时,看似精雕细琢,实则拼命迎合。

而从当下的社会来讲,人们似乎更需要这样的照片。它可以让人消除不安全感,平衡内心的焦虑。比如,我们很多人愿意在家里挂一张风景照片,是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改变家里相对平淡的生活,让自己的视野能得到相对扩张。

如果熟悉摄影师杨发维的作品,你就会发现,他所拍摄的照片几乎全是乡村或自然风景,极少去涉及城市。或者说,他的镜头里,似乎对农村有些近乎疯狂的迷恋。

缺什么补什么。比如,我们在宣传不要随地吐痰时,吐痰一定是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按照弗洛伊德这个理论,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摄影师拍摄农村,是他更向望农村的生活?抑或是,他把农村生活理想化了,把它理解成自己躲避城市的世外桃源?

我们为什么要摄影?为了将来能找回自己的记忆?还是为了能让他人能找回记忆?

记忆就是说出来。用摄影这种语言方式,把被摄元素浇筑起来,使之成为永恒。这也是一种书写语言的重要方式。

当然,记忆可以净化心灵,也可以麻醉别人。麻醉别人的方式,似乎就是发现美。

摄影似乎生下来就是油画的翻版。它的重要任务,似乎就是发现美。

在中国,凡是有钱的单身男人,总想娶位漂亮的女性。同样是在中国,凡是拿相机的人,似乎都想拍出漂亮的画面来。当然,是指多数情况下。

好的风光照片,也是一种治疗手段。

一张好的风光照片,似乎能驱散焦虑、稳定情绪,使人更接近自己的道德真理,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中国,风光摄影对人们施加的影响,并不能小看。它让人们在观看照片的同时,更加认同当下的生活、权力等级和社会秩序。

好的风光照片,代表着当下社会治理下的榜样,也为当下的社会秩序确立了合法性。同样是风光照片,可以展示生活美好,暗示和传递家庭和谐的概念。生活美好,社会和谐安定,人类亲如一家。

在拍摄时,每个摄影师脑子里都会有一套模版,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想通过画面展示:在工业、商业和科技无孔不入的社会里,这里竟然还有人类最古老、最纯净、最自然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同时,这些照片也在暗示:有此美景,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从而更应该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在这里,摄影师是有预谋的,他在用自己认为“最有人性味的照片”悄无声息地对观者施加影响。

摄影师是个魔术师。

在他手里,也许平淡的生活或风景,被他变成了人间美景。福柯说每个人都有所谓的微观权力。在这里,摄影师的权力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创造美,引起人们的欲望。摄影既是影响和支配人们的手段,又是掩盖社会矛盾的工具。

虽然我们看到的人间美景在多年和谐一致的气氛中欣欣向上,但也应该要清醒地知道:一些家庭尤其是一些生活在底层的家庭,生活状态依然触目惊心。这也是中国当下正在集中精力打的一场大仗:消除贫困,让社会更稳定。

风景、人等置于人们的观察之下,作为摄影师,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否定照片表面上的伪饰,看清一切。

风光照片里,摄影师也无法中立,他们只能选择一个立场,对自己的拍摄负责。当然,作为读者,也应该多看多想,为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负责。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