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影人教育编导学苑!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75-2007

常见问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编导考试中什么样的自我介绍能留住考官?

作者:编导培训  来源:www.zyrykbiandao.com  发布时间:2018-09-06

         我们先来看看某位考生的自我介绍。

编导艺考培训.jpg

       “老师好,我叫李某,今年18岁,来自某地。我平时喜欢看电影,打游戏,打篮球。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导演,所以特别希望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拍成电影,谢谢老师!

这是一名考生在考场做的自我陈述,坐在面前的老师面色和蔼,一边倾听一边认真做着笔记。

然后他就被刷了。

李某不服,心想不是让我做自我介绍吗?怎么会被刷呢?

我们先说一下:自我介绍,是编导类专业面试中比较常见的考试方式。需要说明的是,编导类考试的自我介绍可不是像表演一样,报个名字和考号就完事了。因为编导是创作类专业,创作源于生活,而自我介绍又是呈现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老师也常常根据你所说的内容判断你的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甚至有可能会从中提问以进一步考察考生对生活的感受力及理解力。

其实对于这种考试形式,这里建议大家不要把它当成考试,而是与人交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任何人都不愿意和一个机器说话,对吧?自我介绍是要准备的,咱们不打无准备之仗,但是不建议大家死记硬背。在准备的时候,多换位思考,想象假如这个是一个陌生人对你这样介绍,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是死板单一?还是惊喜有趣?只要大家明确了这个观念,去准备自己的自我介绍也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我们先从实际案例入手,逐个分析:

一、作死型:李某的案例。

点评:这应该是编导类考试中最常见的自我介绍类型,可能会有些许变化,但都大同小异,也是出了名的“作死型”自我介绍。为什么这样说?很简单,第一,该名考生没有任何特点,和其他非艺术类考生没有任何区别。看电影谁不爱看?打游戏谁没打过?打篮球能说明啥?你说你没有特点,对不起,艺术本身就是拒绝中庸的。第二,该名考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任何思考与见解,就算是看电影吧,是随便看看还是特别喜欢看某个类型的片子或者某个导演的片子?对游戏感兴趣?有没有在游戏公司实习过?自己有学习过游戏软件吗?爱打篮球?有组织过篮球公益赛或者篮球社团吗?你说你的梦想是成为导演,梦想谁都可以有,但是有真的为梦想实践过吗?有真正动手拍过片吗?有为此学习过一些书籍吗?我怎么就知道你有作为导演的天赋?学习编导专业最基本的东西就是要有对生活勤于思考、实践和探究的精神,你对世界没有自己的思考,拍出来的东西怎么能打动他人呢?最后,这样的自我介绍如同流水账,没有性格,没有思想观,没有态度,毫无辨识度可言,就算考普通院校也是捉襟见肘,更别说中戏北电这种百里挑一的名校。

 

二、认真型:老师好,我叫黄某,今年18岁,来自某地。我是个性格外向的人,很喜欢户外运动,冬天的时候酷爱滑雪,曾经特地去阿尔卑斯山参加过当地人组织的滑雪比赛。夏天特别热爱游泳,不过我不太喜欢去游泳池游泳,因为我家旁边的湖水清澈如镜,所以我一般都在湖中嬉戏。除此之外,我也是个很能静下心的人,每周都会抽出一个下午在湖边钓鱼,平时很喜欢自制鱼竿和鱼食,自学各种各样的钓鱼技巧。之所以来考编导当然是因为很喜欢电影,将来也很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我这人挺重口味的,特别喜欢惊悚悬疑类的电影,比如希区柯克、大卫芬奇、诺兰等人的作品。我也很热衷于研究他们的电影,因为我特别欣赏他们在镜头和剪辑等方面极其富有个性和特点的运用。谢谢老师!

点评:这个自我介绍基本及格了,至少让人感觉出该名考生不是一个生活很单调刻板的人,同时从“钓鱼”和“滑雪”的事情可以看出来他对生活有热情,喜欢思考,能动性强。中影人艺考编导学院想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想在自我介绍中呈现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但是性格不是说说就有的,而是通过你平时做什么事体现出来的。如同该名考生,“外向”体现在酷爱户外活动,“静下心”则体现在喜欢钓鱼。因此对比前面一名考生,黄某明显具有更高的辨识度,考官自然也会有进一步了解该名考生的欲望。此外,黄某说到电影也并没有完全纸上谈兵,至少让人觉得愿意为此下功夫和有自己的理解。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棱角”概念,如果你实在是个爱好不多的人,就是纯粹喜欢看电影或者看书,你就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细化整理,说的具体一些。就好像我前面提到的,把你喜欢的类型、创作者的名字讲出来,这样会给老师一个关于你的清晰定位,不会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这个道理就好像买洗发水,比如海飞丝,你更偏向于买综合类的还是去油或者干燥性适用的?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后者的定位更清晰,客户更能明白它的功能是什么)这样了老师才能从你的自我介绍中判断出你的性格和审美观,从而找到提问点以便于对你进一步进行了解。因为“电影”和“书”的爱好太普遍了,大部分来考编导的学生都喜欢这两个东西,这个时候你喜欢什么类型,对此有多少思考才是老师们真正关心的内容。因此,我们需要“棱角”建立起你自己的辨识度,因为老师不可能会问你为什么喜欢电影或者看书这种无聊的问题。

很多人问我,老师我没有任何特长,书看得少,电影也不多。那我想说,赶紧趁考试前的时间去丰富自己吧,多积累、多参加课外活动、多学习一些特长。临考了怎么办?赶紧仔细回忆和整理一下过去的经历,把你看过的书和电影抓紧时间再看一遍。任何一个艺术创作者,必须要对生活要有丰富的体验力和理解力。我这里说的爱好特长不是说非得拿什么奖,比如钢琴十级、古筝十级、长跑金牌等等。当导演本身也不一定非要专精于这些,重要的是你在接触这些生活爱好的时候能观察到什么,领悟到什么,有没有独到的见解。导演本身就是杂家艺术,最重要的是能讲好一个故事。而故事事关人性,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但都是源于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这也是多接触和了解生活的意义所在。

编导艺考摄影.jpg

PS:谈看书怎么说——

我从小到大都挺宅一个人,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如果说一定要说有就是酷爱阅读吧。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不管是当代中国文学还是国外文学都有广泛的涉及。我非常喜欢魔幻现实主义类型和超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比如说马尔克斯、阿斯图里亚斯、盖斯科因、莫言等人的作品。因为我平时就是特爱幻想一人,所以也经常会想象把他们的作品拍出来的样子。

三、有趣型:首先来教大家一个方法,让别人永远不会忘记你,这个方法叫“鲶鱼效应”。鲶鱼效应有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是这样的,挪威是一个靠海的北国。他们最喜欢吃的鱼叫沙丁鱼,但沙丁鱼这种鱼有一个特质,就是天生懒散,慵慵懒懒的,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当它们被捕获之后,要经常很长的时间才能抵达港口的时候,沙丁鱼大概都是昏昏沉沉,快死掉。所以这些沙丁鱼的卖相不好,根本不可能赚到什么大钱。但只有一个渔夫,他的沙丁鱼到了岸边的时候,都生龙活虎。大家觉得不可思议,里面是不是放了什么药。直到他死了之后,人家赶快去打开他的渔仓,后来在沙丁鱼发现了一只鲶鱼。而你知道鲶鱼专门吃沙丁鱼,所以所有沙丁鱼看到鲶鱼出现的时候,会疯狂的逃窜,大口呼吸,可是问题就是一只鲶鱼能吃多少沙丁鱼,就那么几只。吃了几只沙丁鱼之后,他就已经吃不下去了,但这些沙丁鱼还是看到一只肥肥壮壮的鲶鱼在那里,所以大家还是不断的逃窜和大口呼吸。一直到岸边时候,这些沙丁鱼都还是会生龙活虎,还在那里喘息着活了下来,所以他的卖相会特别好。这叫鲶鱼效应。

但这鲶鱼效应很有效是它运用在很多层面的时候,例如我们去想某些偶像剧,某些很知名的爱情剧或者后宫剧,他们之所以那么好看,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一个很厉害的鲶鱼,就是女配角,女二号,就是小三。她们有一个非常可怕的心机,用各种方法恶毒的方法去陷害女主角。所以不管这个女主角一开始有多弱,她都会慢慢慢慢让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受害中强壮起来,最后真的有一个能力可以跟我们的女配角恶毒的鲶鱼对抗。当唯有我们的女主角有办法跟我们的凶恶的女配角对抗的时候,这个故事才会好看,我们不要看到奄奄一息的女主角,我们要看到是生龙活虎、大口呼吸、大口逃窜的女主角,所以重点就是那个鲶鱼。

好了,这个跟自我介绍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你之所以说不出一个很棒很棒的自我介绍,是因为你的自我介绍只是一个事实,而且是一个条列式的事实。

很多时候,自我介绍要的是事实不假,但是观众有时候想听的就是超出事实的东西,能够让你一听,就觉得哦,我要立刻听一下,而不是昏昏沉沉想要入睡。

当然,在这里不是要大家胡乱瞎扯,老师都是火眼金睛的老江湖,是真是假一眼便知。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想想生命中都有哪些“鲶鱼“,而你的成长又如何受到这些“鲶鱼”的影响。如果你实在没有概念,在情感真实的前提下,甚至可以虚构一条“鲶鱼”,因为这样会让你的自我介绍如同故事一般,给人很强的起伏感和期待感。在这样的自我介绍中,你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角色,而是让人觉得更有生命力,别人也会更想进一步了解你。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中提到,英雄之所以让观众印象深刻是因为在困难之下不畏艰险勇于求存,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实面目仍然热爱生活。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提到,人的性格本质实际上是在压力之下做出选择,而不是他平时做了什么,赋予人物压力是呈现人物本质最佳方式。(比如说一个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女孩,在面对喜欢的男孩时娇羞无比,实际上后者才是她的真实内心,也更容易让我们相信)

编导艺考自我介绍.jpg

现在,让我们来举个例子:

老师好,我叫杨某,来自某地。我从小就有自闭症,不爱出门,也不喜欢和人交谈。这个状况直到初中才有改变,因为我喜欢上了一个男孩,也是我的同桌,我特别想跟他说话,但是却畏惧不前。所以我开始阅读大量的爱情名著,比如《荆棘鸟》、《呼啸山庄》、《飘》、《英国病人》等等,我很渴望像他们笔下的女主角一样去表达爱情,但是却始终难以开口。终于到了初中毕业这天……他喜欢上了别人!而且他们俩竟然又跟我上了同一所高中!我每天看着他们俩卿卿我那叫一个气啊!于是我竟然吃了豹子胆立誓要把他抢回来。他平时特别喜欢电影,于是我参加了他组织的电影社团,在这个电影社团里我负责很多事情,比如校园影院的建设、设计老电影的宣传海报、开设影视赏析课堂、我们还经常开电影类的话题辩论会,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逃脱监狱是因为运气还是能力“、《克莱默夫妇》里的”小克莱默应该跟爸爸还是跟妈妈“等等,赢的人还颁发奖励噢!慢慢地,我不知不觉地交到了很多朋友,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自己真正喜欢上了电影,这也是我来考导演系最重要的原因。现在临近毕业了,那个男孩和他女友终于分手了……不过他前几天刚拒绝了我。我当然很难过了,但是我又从心里感激他,通过他我战胜了自己最大的敌人,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我已经和那该死的自闭症永远说再见,电影和书籍成了我人生中最好的朋友,感谢他们,也谢谢老师!

点评:这名女孩的自我介绍中加入了“男孩”这条鲶鱼,与她的自闭形成了互动,也是激励她克服重重困难的源泉。(爱情的力量真伟大……)实际上她的自我介绍中所谈到的内容没有前面那个男孩的广泛,但是却让我们更有听下去的冲动,因为我们仿佛在听一个故事而不是冷冰冰的陈述,而且通过压力让我们看到了她更为丰富的性格,建立了很高的识别度。加洛说,世界上传播学的鼻祖,应该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有个理论,想要说服别人,你得提供三个东西:

1、个人信用:凭什么要听我说?因为我取得过什么功绩或者专家头衔?

2、逻辑:就是理论推理和证据支持,比如说提供各种统计数字。

3、感情和同情心:这就是故事的作用。

加洛说,亚里士多德这三个东西中,最优说服力的就是情感——晓之以理不如动之以情。高手说服他人,一定要善于运用情感。加洛曾引用一项研究,让一个人讲故事,几个人听故事。故事进行的同时,研究者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扫描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大脑。研究者发现,故事开始以后,听众的大脑,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讲故事那个人的大脑的镜像。故事讲到动情的地方,讲故事者大脑的“岛叶”——这个区域负责感情——活跃起来。如果讲故事者大脑的“前额叶”——这个区域负责理性决策——活跃起来,听众大脑的“前额叶”也活跃起来。我动感情,你也跟着我动感情。我怎么想,你也跟着我怎么想。我用故事,能让你的大脑跟我同步——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不过如此吧?

前面这名考生提到的书籍都是流芳百世的爱情名著而并非简单肤浅的言情小说,这也使得她明显区别于同龄女孩,从而脱颖而出。而后面提到的电影社团更是这份自我介绍中最大的亮点,新奇有趣的辩论会题目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好奇。说一万次永远不如实践一次,在具体的行动中我们会更深切地感受到考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尽管时间很短,但是这名学生战胜自闭症的人生历程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最后有几种自我介绍是要不得的:

1、专家型:自我介绍极其常见的误区在于,就是考生觉得自己是考编导专业,因此大谈自己看过的电影以及对该专业的理解,对自己的生活一概不谈。但是自我介绍不等于专业类面试,生活也不仅仅只有电影。有时候恰恰是除了电影之外的东西反而是最能看出一个考生综合素质的能力,因为学编导的人没有几个不爱看电影的。如果看电影看得多就能当导演,那你也没必要来考导演系了,在家里疯狂拉片不就行了?

1、下定义型:随便对一件事抛出绝对的结论,比如说一名考生提到葛优,说他是中国演技最好的演员。但是大家要记住,你认为是你自己的事,但是你永远也无法保证别人也会这样想。哪怕是一万个人里只有一个人不这么想,你依然也不能这样说。因为这样的结论既不够严谨也不够尊重他人。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委婉的表达,比如他是中国特别会演戏而且独具风格的演员之一,然后结合实例具体分析他的表演风格特点,这样的表达也更容易让他人接受。

2、自我悲伤型:大谈自己过去的伤心事,没有人喜欢悲观和充满负能量的人。我们想听的是在逆境中不屈不挠,逆流而上的经历。我同情你的境遇,但不代表我欣赏你。

3、狂妄型:你再怎么牛,也就一18岁的孩子,懂的不可能比老师还多,做人一定要学会谦虚。不要过分的描述自己曾经获得过的奖项成果。

4、撒谎型:从头到尾都是谎言,老师都是洞若观火的老江湖,谎言很容易不攻自破。而且就算蒙骗一时,在后面的考试还是有可能被刷下来,所以强烈不建议各位铤而走险。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624823112),谢谢。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